• 全国 [切换]
  • 中国商家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热点资讯 » 正文

    公安部破获盗墓大案:案发遗址外围发现探挖痕迹(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30 11:03:25    浏览次数:942    评论:0

    “祖师爷”姚某自称能根据风水星象“看山”,他通过这一方式来锁定盗掘地点,并先期进行踩点,然后再带领团伙进行盗掘。然而,姚某的这手“绝招”并不外传,除了他弟弟跟随着他学到些“皮毛”、后来“单飞”自己组织团伙实施盗掘外,其余团伙主要还是跟随姚某通过传统方式寻找“目标”来盗挖文物。

    此外,盗墓团伙也在不断地改进着自己的手法。走在“升级”前列的,是以张某为核心的团伙。在到处流窜作案的过程中,张某结识了经营探测仪的黑龙江人李某,两人一拍即合,开始实施“智能化”盗掘。

    “所谓探测仪,也就是探矿仪器,这些仪器对于盗墓分子来说,携带十分方便。”办案民警告诉记者。

    挖掘挖掘墓葬后会进行回填

    “盗墓作案现场都在人烟稀少的荒郊野外,作案时间都在深夜,这类犯罪很难被人发现,更别提有人报案有线索了。”王红岩说,除这些使案件具有“隐形”特点外,嫌疑人还通过各种手段来掩饰犯罪痕迹。

    朝阳市东北方向有一个小山包,山下有条小河流经,山上稀稀拉拉长着些荒草,周围一片荒芜不见人烟。4月29日下午,记者在山头看到,大约1000平方米的地方被一圈铁丝网栅栏围住,入口处贴着一份公告,写着“半拉山积石墓地是属于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一处重要的墓地”。

    记者看到,栅栏内10多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抢救性挖掘。在工作人员挖开的10多个洞穴中,最浅的仅挖了十几厘米就看到了红山彩陶的痕迹。

    “那3个洞穴,就是姚某曾经带人盗掘过后留下的。”王红岩指着中间位置的3个洞穴说,2013年开始,姚某先后带着4个团伙在这里盗掘了好几回,每次盗掘完,他们都回填恢复原状。

    “从这里随处可见的彩陶,可以看出这片墓葬群是典型的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的积石冢群,有极高的考古价值。”王红岩说,因被盗挖现世后,现在这片墓葬群被称为“半拉山积石墓地”,距离红山文化遗址并不远。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41234.cn/news/show-2366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zhongqi@41234.cn。
    0相关评论
     

    唐山工商标识 Copyright © 1998 - 2023  商家网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邮箱:zhongqi@41234.cn 商家网
    全国统一客户服务热线:400-9220-888按8百务通 互联网+政企事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本网站暂时未正式上线,处于调试状态,内容请忽略。

    冀ICP备1500844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