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中国商家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正文

    公积金闹“钱荒”,为何受伤的总是“刚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1-31 01:55:19    浏览次数:313    评论:0

    权宜之计不解渴,制度破题是关键

    由于公积金贷款供求矛盾异常突出,部分城市已采取降低贷款最高额度、“公转商”贴息贷款等方式减轻公积金资金压力。

    常州是江苏省“公转商”业务先行先试地区。截至6月末,常州市住房公积金个贷率达到95.9%,全面超越红色警戒位置。常州市公积金中心办公室主任朱启文说:“目前全市住房公积金贷款轮候金额突破10亿元,期房贷款轮候周期超过4个月。”为有效化解矛盾,常州于今年8月1日重新启动“公转商”补息贷款业务。

    即便如此,依然不能化解诸多买房人的焦虑。北京市民王侃今年7月办完购房网签,开始等候公积金贷款,却被告知至少要等到年底甚至明年初,于是改申请贴息贷款。“且不说只能在邮储银行一家办理,而且手续特别麻烦,还不知道能不能办下来。”

    “从长期看,还需要从根本上完善公积金制度,开源节流、依法缴存,并建立合理的存贷比率和稳定有效的公积金保值增值投资渠道。”上海社科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戴晓波说。

    创新公积金投融资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资金效益。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沈正超认为,完善公积金制度,还必须赋予住房公积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融资功能,充分利用公积金结余资金或增值收益以直接投资或贷款融资等方式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以达到提高效率、保值增值和促进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目的。

    此外,公积金“资金池”的分散管理,也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使得各地“忙闲不均”。应加强全国公积金计划管理,加强公积金资金监管,实施公积金投资增值等。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41234.cn/news/show-171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zhongqi@41234.cn。
    0相关评论
     

    唐山工商标识 Copyright © 1998 - 2023  商家网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邮箱:zhongqi@41234.cn 商家网
    全国统一客户服务热线:400-9220-888按8百务通 互联网+政企事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本网站暂时未正式上线,处于调试状态,内容请忽略。

    冀ICP备1500844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