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中国商家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 » 正文

    北京千年古墓群现世 有墓葬75座人类尸骸完整陪葬品惊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3-17 18:02:35    浏览次数:770    评论:0

    亮点

    东汉

    “砖椁墓”显现民族交流融合

    东汉墓葬距今约两千年,是这批墓葬中年代最久远、布局最简单的墓葬。

    7座东汉墓均为平民墓,出土有陶器和铜钱等随葬品,该墓葬最大的特点是“砖棺”,全部为小型砖室墓,用砖做成棺的样子,因此又称为“砖椁墓”。

    这些墓葬均为梯形,南侧宽且高,北侧窄且低,和现如今的葬具相似,考古专家认为这种形制的“棺”是具有“胡人”的丧葬文化因素。这是本地区历史上这一时期民族间彼此交流、融合、学习的结果。这与历史上北京地区长期处于汉、胡杂居的社会现实分不开的。

    北朝

    铭文砖记录朝鲜移民“入京”

    之前北京地区发现过有明确纪年的北朝墓仅有一例,本次发掘的1座纪年北朝墓具有重要意义,为北京地区北朝墓的形制特点树立了标尺。

    另外,在北朝墓葬中出土了一块刻有铭文的砖,记载了墓主人叫韩显度,祖籍是乐浪郡朝鲜县,下葬于元象二年(539年)。而墓主人的祖籍耐人寻味。乐浪郡是西汉汉武帝于公元前108年平定卫氏朝鲜后,在今朝鲜半岛设置的四郡之一,位于今朝鲜平壤市区。但随着中原王朝实力的削弱,到公元313年,乐浪郡又被高句丽夺了回去。

    据史料记载,在北魏统一北方的进程中,曾有“迁朝鲜民于肥如(今河北省秦皇岛市),复置朝鲜县(今河北省卢龙县)”的记载,“肥如”和“朝鲜县”均距北京较近。

    历史学者表示,古代官方强制的人口迁徙经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向贫困及边防地区移动,促进地区开发;二是出于政治原因,打击牵制被迁徙者。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本次迁徙更可能是出于政治原因。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41234.cn/news/show-989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zhongqi@41234.cn。
    0相关评论
     

    唐山工商标识 Copyright © 1998 - 2023  商家网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邮箱:zhongqi@41234.cn 商家网
    全国统一客户服务热线:400-9220-888按8百务通 互联网+政企事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本网站暂时未正式上线,处于调试状态,内容请忽略。

    冀ICP备1500844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