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中国商家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 » 正文

    “慈宁宫门口便便”引热议 竟是一孩子在慈宁宫前方便故宫黑名单(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1-05 01:08:37    浏览次数:954    评论:0
    导读

    一条慈宁宫门口便便的微博在网上引起热议。网友上传的一张游客孩子在慈宁宫前方便的照片,令不少文博界人士吐槽简直无语。网民在

    一条“慈宁宫门口便便”的微博在网上引起热议。网友上传的一张游客孩子在慈宁宫前方便的照片,令不少文博界人士吐槽“简直无语”。

    网民在探讨游客素质何以提升的同时,也有人质疑:会不会是故宫客流量太大,厕所不堪重负?

    对此,故宫回应称厕所数量已扩增,游客不文明行为或上黑名单。

    [pagebreak]

    一条“有味道”的微博

    10月22日下午,网友“华丫头”上传了一张女性游客带着孩子在慈宁宫门口蹲地方便的照片,右侧有“慈宁宫花园”的标识。“华丫头”愤怒地写道,“这,慈宁宫门口便便,你不怕阴气太重啊。附近没卫生间吗大姐,这么教育孩子么”,并圈了一位北京大V。

    微博一经发布,迅速引起网友关注。不少认证为文博界人士的网友吐槽道,“开放还不到两周,就为我大慈宁花园施肥来了”,“不予批判了,有一心想毁坏这里的人,也有像我们一样一心想保护这里的人。就像这个世界上有好人,也有坏人一样。北京爷们不光有帮他们擦屎的风度,也有上去踢他们丫的气性”,甚至有博物馆工作人员评论“我们博物馆园区里也遇到过,简直无语”。

    [pagebreak]

    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图片中隐约可以看到家长用塑料袋接住排泄物,就此给“华丫头”发私信,试图还原事情经过,但对方一直未予回复。

    这条微博被拥有37万粉丝量的博主“北京人捍卫北京城”转发后,数百名网友参与评论。有人心疼这是“嬛嬛”的故居,借古装戏里的经典台词调侃“拖去慎刑司”“推出去斩了”;也有家长站出来说“小孩子随时有可能要上厕所,可能一时等不及排队”;与此同时,也有人提出质疑:“故宫客流量这么大,厕所够用吗?会不会是厕所爆满,游客不得已而为之?”

    [pagebreak]

    游客或将上黑名单

    上网检索得知,故宫此前就曾遭遇“大便门”,今年5月、2009年12月都有媒体报道,游客带着小孩在故宫随地大小便。故宫博物院是否知晓此事?厕所能否满足游客需求?前不久推出的黑名单制度,是否会让这两名游客上榜?记者就此采访了故宫博物院。

    [pagebreak]

    工作人员做出回应:“为解决女性游客如厕难、等候时间过长等问题,今年十一期间,故宫将午门外的临时厕所均改为女厕,并增加了10余个临时女厕,女士的厕位是男士的3倍。如果网友提供的图片是当天拍照上传,22日北京天气不好,故宫内的客流量并不多,不会出现上厕所排队等候时间太长的现象。”

    [pagebreak]

    这名工作人员表示,每年来故宫参观的游客太多,游客素质高低不一,不好对此事过多评价。“这种情况每年都会发生,小孩子来不及上厕所可以理解,但家长应该及时处理干净,给其他游客留下良好的参观环境。”

    此前,故宫推出“黑名单”制度,游客若有在故宫的文物、古建上乱写乱刻等不文明行为,倒票、发放小广告等不法行为,将被纳入“黑名单”。目前已有2500人上榜,两三年内禁止进入故宫。工作人员解释:“在公共场合随地大小便是不文明行为之一,如果调查后情况属实,游客可能上‘黑名单’。”

    十一长假进入第三天,游客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在各个景区重复上演并被集中吐槽。不过,今后游客再在故宫的文物、古建上乱写乱刻,即使不被“剁手”,短期内也很难再进入故宫了。

    经历了裸模宫内拍照、铜缸被屡次刻字等一系列事件后,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首次回应表示,诸如乱写乱刻这种伤害古建和文物的严重不文明行为,游客将被“拉黑”禁止入宫。

    “不过,有些比较轻微的不遵守公共道德的行为,我们暂没有考虑过,比如扔纸之类的。但像刻画这种是一定会列入黑名单的,此外,兜售旅游纪念品的也会被拉黑。”单霁翔说。目前,因存在倒票、发放小广告等不法行为,已有2500人被列入故宫的黑名单。此外,单霁翔向法晚记者透露,故宫将克隆100多口铜缸用于防火。

    [pagebreak]

    [pagebreak]

    拉黑2500不法人员 已被列入黑名单

    法晚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伴随着实名制购票政策的实施,故宫建立了黑名单制度。针对肆意加塞、加价出售门票从中牟利的黄牛以及在故宫内兜售小商品、发放一日游小广告的人员,劝阻不成的将把其列入黑名单。

    为此,故宫在每个窗口都设有监控设施,将定期统计高频率购票人员,并进行筛查,对其中能够确定非法身份人员列入黑名单,禁止其通过任何渠道购买故宫门票。

    “目前已经有2500多人被列入了黑名单,这2500多人如果都混迹在故宫,那对游客秩序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单霁翔说,对于小广告、黑导游、违法经营,实名制实施以后,现在这种现象少多了。过去一到五一、十一,这些人成群结伙,达到几十上百人,最多的时候能有几百人。

    “赦免” 禁入故宫黑名单考虑设期限

    根据故宫政策,这些进入黑名单的人员,将在一定时间内禁止再入宫。不过,单霁翔表示,实名制购票和黑名单制度刚刚实行,目前还没有想好具体的“赦免”政策,比如到底是两年内不得进宫还是三年。不过,肯定不会是“终身禁入”,毕竟有些是年轻人,随着成长今后也可能会有参观需求,还是应该给这些人机会。

    追踪:被刻字“秀恩爱”铜缸已修复

    “张涛、刘雅你们俩要秀恩爱别处秀去,把自己的名字深深刻在快三百年的文物上,这叫犯罪。”9月11日,网友爆料称,有人在故宫清宫遗存的大缸上秀恩爱,不仅刻下两人的名字还画心形图案。微博一出,立刻引发众怒。网友呼吁提高违法成本,加大对这种破坏文物行为的惩处力度。故宫随即就此事向公安机关报案,并谴责这是一种缺乏社会公德的恶劣行为。

    而这已不是故宫铜缸第一次遭“黑手”,2013年就曾有网友爆料,故宫铜缸被游客题字“梁齐齐到此一游”,引来公众一片“剁手”之声。

    针对前不久被画心刻字的大铜缸,单霁翔表示,目前缸已经修复好了,同时故宫也加强了警卫。因为故宫随处都是文物,无论是红墙还是黄瓦、缸,不可能装上万个监控设备,这样不仅成本太高,对景观、环境也是破坏。主要还是通过媒体、通过故宫的管理措施,让大家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担负起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

    [pagebreak]

    上午10点,法晚记者(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了解到在御花园找到前不久被刻字“秀恩爱”的铜缸,尽管经过修复,但仔细辨认仍能发现痕迹。刻字事件一被曝光,这口大缸也红及网络,记者发现,不少游客特意来到缸前,寻找被刻字的位置,更有游客拿着自拍杆,与大缸合影留念。

    防火:故宫欲“克隆”百余口铜缸

    单霁翔还向法晚记者透露了一个消息,由于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故宫院内的大缸流失了很多,考虑到防火需要,故宫打算再“克隆”100多口与现存老缸一模一样的铜缸,并打上“生产日期”。

    原来,目前故宫内的很多庭院和巷道消防车是进不去的,如果接高压水龙头,会有十几分钟甚至二十分钟的延后,而这个时间对救火至关重要。反倒是很大体量的一缸水,再配上消防桶,在火灾初期及时扑救能起到一定作用。

    单霁翔说,目前已经有两口克隆的大铜缸在寿康宫“上岗”,是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作的。大家评判很接近古代的缸,对景观不会造成影响,却能解决安全问题。

    克隆缸贮水不会冻冰膨胀 但需提防孩子掉入

    要想发挥防火作用,大缸内就得贮水。单霁翔说,故宫现存的铜缸、铁缸如果再装水,冬天寒冷一旦冻冰膨胀,是否会影响到文物安全,这点不得不考虑。但是克隆缸在制作时就已解决了膨胀带来的问题,可以承受各种极端环境考验,可以发挥古代缸的作用。

    不过,让院长顾虑的是,一旦大缸装水,是否会带来其他安全隐患,比如孩子玩耍不慎掉进去怎么办?单霁翔表示,正在研究应对措施。毕竟故宫的游客结构复杂,要考虑到各种游客的安全问题,还要不断磨合。

    铜缸、铁缸是宫中的防火设备之一,平时贮满清水,以备灭火时用。每到冬季十月至翌年二月,在缸外套上棉套,缸上加盖,气温低时,缸下烧炭,以防缸水冻结。紫禁城内现存最早的缸为明弘治年间铸造。

    院长体会:游客素质大有改观墙面“题字”基本绝迹

    今天上午,单霁翔在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谈到他自己的亲身感受,经历多次游客不文明事件,媒体的轮番宣传已让游客的文明素质有了很大改观。在古建文物上刻画的不文明行为,相比之前也大大减少。比如在墙壁上“题字”的现象,过去一些墙面都是被一层一层游客的刻字画花,现在这种现象基本绝迹。

    此外,每天都在故宫巡视的单霁翔院长坦言,现在在故宫里走一圈,能发现地上的垃圾极少。“原来矿泉水瓶子、冰棍棍儿、餐巾纸满地都是,那时候我们走到哪里捡到哪里。现在几乎弯不下腰去,都干干净净的。”

    [pagebreak]

    更让院长感动的是,10月1日当天刮大风,院长觉得游客可以暂时坐在草地上避风,但让他意外的是大家宁愿站在风里,也没有一个游客去坐草坪。单霁翔感慨说,这就是游客文化素质提高的表现。

    单霁翔说,全体民众的文化素质提高对于故宫的工作也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同时,故宫着力把环境搞好,这对于游客素质的养成也有积极影响。故宫这样整洁的环境也营造了一种文化氛围,让大家自觉维护。

    记者走访:故宫地面难见垃圾端门仍有小孩随地小便

    上午,法晚记者在故宫博物院内采访的近一个小时,除发现一个游客将食品袋扔在了垃圾桶外面,几乎没在故宫地面找到其他垃圾。不过在端门售票广场区域,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就有所抬头。

    记者发现有位家长带着孩子在树下小便,而在她身旁不过40米就有公共厕所,且并不需要排长队。在端门广场做保洁的李大姐向记者表示,过节这几天,天天都要清理几次大小便,都是家长带着孩子的。毕竟孩子小,也可以理解,不过还是希望家长能带着孩子去公共卫生间,大人以身作则,从小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此外,随地乱扔垃圾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李大姐说,她从地上清理出的垃圾,差不多半个小时就能填满一个打扫桶。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41234.cn/news/show-2775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zhongqi@41234.cn。
    0相关评论
     

    唐山工商标识 Copyright © 1998 - 2023  商家网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邮箱:zhongqi@41234.cn 商家网
    全国统一客户服务热线:400-9220-888按8百务通 互联网+政企事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本网站暂时未正式上线,处于调试状态,内容请忽略。

    冀ICP备1500844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