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中国商家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 » 正文

    山东老教授呼吁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建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18 00:16:00    浏览次数:254    评论:0
    导读

    图为,在山东建筑大学校园中落户的,由著名的木鱼石材料建成、具有典型鲁中民俗特色的的民居岱岳一居。 梁犇 摄 梁犇 摄图为,

    057

    图为,在山东建筑大学校园中落户的,由著名的木鱼石材料建成、具有典型鲁中民俗特色的的民居“岱岳一居”。 梁犇 摄 梁犇 摄

    056

    图为,重建于山东建筑大学校园内的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济南“中国电影院”门楼。梁犇 摄 梁犇 摄

    中新网济南4月17日电 (陈倩倩 曾洁)“如果不在开发商把建筑变成一堆瓦砾前将一些带有文化特点和市民记忆的建筑抢着保护下来,那么被推倒的就不仅仅是房子,而是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记忆。”山东建筑大学校党委书记王崇杰教授,17日站在该校平移技术博物馆向中新网记者讲述一个个抢救城市记忆的故事。

    1992年济南老火车站被拆除,成为济南城市建设中的一个伤痛。为了不使老别墅走与老火车站一样被拆除的“老路”,山东建筑大学独创了一套技术,在2009年3月1日穿过济南28公里繁华市区,将这栋老别墅平移安家到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据王崇杰回忆,当时大家心情非常紧张,生怕老房子散架,所以行车速度很慢,30公里的路走了足足14个小时,不到落地的最后一刻,谁都不敢想成功平移这回事。这次平移也创下了国内建筑最远距离的整体迁移记录,这种建筑物移位改造工程新技术及应用的项目,还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同样赶在开发商之前“抢救”下来的还有凤凰公馆。在校园的环山路上,记者看到了这栋墙体上写满数字编号的建筑物,像无数的密码。据山东建筑大学的老师介绍,这栋被称为“密码房”的凤凰公馆,是2009年学校师生通过对3000多块石头一一编号拆解后运到校内进行异地“解码”重建的。

    在绿树葱茸的建筑大学求知园,记者看到一座有着四根大红柱子和精美绿色琉璃瓦的建筑物。据建筑大学老师介绍,这座建筑物便是老济南昔日“中国电影院”的前门楼(牌坊)。2009年,有55年历史的老影院被拆迁时,建筑大学工程加固所将其完整保留,包括木柱子、额枋、琉璃瓦等构件,后移至校园进行重建。

    平移老别墅、重建老济南“中国电影院”前门楼时担任山东建筑大学校长、建筑学教授的王崇杰,如今已转任该校党委书记,在回顾当年老影院被拆迁情景时,他记忆中浮现出一对正在门楼前合影的老夫妇的身影。那位老先生对王崇杰说,那天是他们金婚50周年纪念日,他们俩当初就是在老济南“中国电影院”见第一次面的。“这里承载的是人们对老济南城的感情,作为寄托人类感情记忆的建筑,一旦被全部拆除,就只是一堆瓦砾,那些情感和记忆也就再也找不回了。”

    除老别墅、凤凰公馆、中国电影院门楼等老建筑被“抢救”下来以外,山东建筑大学还致力于将山东特色民居进行“异地再现”。如胶东民居海草房,泰山北麓高海拔民居岱岳一居均一一重现山东建筑大学校园,山东建筑大学百花齐放的校园顿时显得格外凝重。

    “未来,我们还会继续搜集保护更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把学校打造成建筑文化的博物馆。”王崇杰说,“建筑大学对建筑文化的传承要有责任和担当,要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含有历史文化的建筑物是教书育人的最好载体。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是建筑师的责任,也是建筑大学的责任。”(完)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41234.cn/news/show-1709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zhongqi@41234.cn。
    0相关评论
     

    唐山工商标识 Copyright © 1998 - 2023  商家网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邮箱:zhongqi@41234.cn 商家网
    全国统一客户服务热线:400-9220-888按8百务通 互联网+政企事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本网站暂时未正式上线,处于调试状态,内容请忽略。

    冀ICP备1500844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