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中国商家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语文教育被指偏离生活 教师过于看重考试成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12 12:21:56    浏览次数:657    评论:0

    在改革和争议中渐行渐好

    其实,关于语文教育的争议还有很多,比如:教学本体的转换、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浅、教学环节的设置等等。稍有不慎,这些问题都可以拿来当做“抨击”语文教育不足的事例。

    在多媒体教学逐渐普及的当下,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搜索、复制、粘贴、念PPT。”这一系列动作被调侃为“新型偷懒教师”的通病。

    欧鹏举是长沙一中的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真语文说课大赛”2014年度总决赛上摘得冠军。他说:“随着多媒体教学条件的普及,不少语文老师过于依赖新媒体,有的老师直接念起了PPT,对文本分析得不够透彻。老师没能理解吃透文本,学生自然学不好。”

    语文教育虽历经多次改革,但也难免遭到大众的争议。据了解,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我国语文课时数1955年占43%左右。最高是在1963年,占到47.1%。文革以后逐年下降,一直到目前的21.4%。

    据最新的语文高考改革方案,明年的高考语文将增加分值,增加的部分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这和近年来民间不断呼吁语文教育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离不开。这一举措也被大多数人认为是语文教育的一次进步。

    “目前的语文教育确实有诸多方面亟待改革,但也确实走在改革的路上了。”俞发亮认为,更重要的是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起来。语文教育的成效如何,关键还是得看语文教师的授课功力。

    通讯员 代国辉 本报记者 陈强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41234.cn/news/show-1504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zhongqi@41234.cn。
    0相关评论
     

    唐山工商标识 Copyright © 1998 - 2023  商家网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邮箱:zhongqi@41234.cn 商家网
    全国统一客户服务热线:400-9220-888按8百务通 互联网+政企事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本网站暂时未正式上线,处于调试状态,内容请忽略。

    冀ICP备15008440号-5